发布者:田国华 浏览次数:74
本 期 主 题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 南京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河海大学协同创新办公室
● 东南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 苏州大学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
● 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入选“2014年度中国科
学十大进展”
● 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顺利完成全球首个光伏组件模
拟运输测试
南京大学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
建设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自2012年教育部和我省相继启动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以来,南京大学积极响应、扎实推进,现有牵头建设的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主要参与的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牵头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参与建设的12个,形成了国家、省、校分层次建设,优势学科牵头、全面参与的协同创新新局面,成为南京大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力。
一、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
南京大学依据“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制定完善系列改革举措,稳步推进资源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扎实开展系统创新,中心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健全中心运行机制。为加强各中心在协同单位内的协调能力,统筹跨单位的中心事务,在学校的组织指导下,各中心分别成立了由协同单位行政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共同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在提升依托单位的保障和支撑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中心还根据运行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协同机制。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去年修订了十余项规章制度,建立了从经费管理到学术道德规范的完备运行机制。
二是发挥协同优势、追求特色发展。各中心以协同开展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在协同框架内积极汇聚和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较为可行的资源共享体系,促进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源配置上,按照中心总体发展规划和团队方向,将公共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对体制机制改革最需要的、传统经费支出存在限制的,以及未来迫切需要改革的科目等实施重点投入。在具体组织形式上,推动科研的实质性协同攻关,打破人事关系限制,促使科研人员真正围绕具体科研任务,在同一创新平台上,通过资源共享开展联合创新。各中心在协同创新的框架下,并不拘泥于统一的发展模式,而是结合自身优势,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作为科学前沿领域的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尤其重视提升国际化水平,积极参加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各类国际科学计划,成功获得国际科学联盟(ICSU)主导下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核心子计划iLEAPS国际项目办公室的承办权。今年1月,该国际办公室已正式落户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我国高校地学领域拥有的第一个该类国际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中心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作为行业产业类的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坚持以支撑江苏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产业发展为导向,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组两级管理模式,中心产业化项目2014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743万元,增加就业岗位62人,并荣获第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二、协同创新主要成效
各中心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获批重大项目268项,新增长江学者6人、“****”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新增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3个,获国家奖励成果4、省部级成果奖励31项。
在重大理论、科研问题和关键技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如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在“大间隔分布学习”方面的工作结束了15年来国际上关于Boosting间隔理论的争论。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系统创新中心基于对美国能源之星6000小时光衰实验方法的研究,将LED照明产品寿命实验的周期由6000小时缩短至2000小时。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关于“沙尘导致新的气溶胶生成”的相关发现让人们对全球环境和气候效应有了新的认识。
在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协同企业研发高新技术产品、联合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网构化IT设施运维管理平台的研发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总额850万元。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在2014年青奥会期间构建了实时污染来源解析的预报模型,直接服务于南京市青奥空气质量保障,受到青奥组委会的表彰。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为搭建国内外有影响的国际汉学交流学术平台,启动建设了“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惠州饶宗颐国学院”;排演的艺术话剧《人民公敌事件》获邀参加法国大学,中法建交50周年艺术活动节;排演的话剧《蒋公的面子》在14年国内商业巡演170场,赴美国演出10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今年将赴台湾演出。
三、意见和建议
为了加快协同单位的深度融合,仅仅依靠各个中心层面进行协同还远远不够,建议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从顶层提出破除单位壁垒的具体举措,进一步鼓励和促进协同创新的深化发展。为强化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的优势,建议参照教育部做法,给予各协同创新中心单列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激活协同创新中心的活力。建议省里下拨经费在每年年初进行,便于各中心统筹使用。
南京工业大学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
中心建设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创新驱动,要求以协同创新思维促发展,明确创新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深化改革过程中的显著作用。李克强总理发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最强音。学校倍加珍惜国家、省实施的“协同创新计划”这一历史机遇,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协同创新为主线,跨越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决策,实施“人才引育、协同创新、文化引领”三大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 做法与成效
一是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国家级“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实体运行成效显著。支撑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4个分中心相继获得了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遴选出了首批6家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初步构成了“国家—省级—校级”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学校与帝国理工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塑料电子联合实验室”的协议;成功建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基础设施领域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暨中国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棒垒球项目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获得立项资助,这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唯一获得总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项目。
二是形成了明确的工作机制。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提供制度保障,为协同创新工作保驾护航,实现了三个转变。从以往单点的知识创新活动转变为有组织、系统化的创新实践活动。成立南京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工作委员会,切实履行牵头单位的主体责任,为协同创新提供政策、资金等全方位支持。中心主任由校长亲自挂帅,分管校长担任执行主任,下设生物制造、化学工程、工程材料、柔性电子四个研究部以及国际合作研究部、国内合作研究部、公共技术服务部和管理运营服务部,实体运行成效显著。从旧有的“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转变为更加成熟的“海外人才缓冲基地”。聚焦PI和项目经理人制,建立了一整套面向海外高端人才的聘用、薪酬、考核体系,建设与国际化接轨的软硬件环境。从面向江苏本土转变为面向全球化的发展定位。先后聘请40余名海外著名教授进行交流合作和客座研究,举办了多期“协同创新中心论坛”。承办“光电子学前沿与技术进展”论坛、“光电子学、材料与能源”国际研讨会和2014年国际膜与膜过程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
三是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项,973计划项目2项;新增院士1人、“****”人才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3人、“万人计划”人才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及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开发了生物法制备富马酸及其衍生物、生物基高分子化合物γ-聚谷氨酸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以全球首套膜法制浆废水零排放工程为标志的重大装置稳定运行。
二、体会与建议
一是提升动力机制。创新需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现在国家一个重大专项就几个亿,甚至是几十个亿。协同创新一年才一千万,承载那么多使命,时不时面对检查,对顶尖人才而言就是一种奉献,风险大,但有效激励不足。协同创新是依托学校最强的相关学科,是优势的多重融合,本身已经是特区,是利益的既得者,试图通过绩效奖励等微刺激让其进行颠覆式创新难度很大。因此需要在更高层面上加以设计,“2011计划”亟需更加明确的指向。当下大学必须回归本源,科研应基于兴趣驱动,基于教师提高自身竞争力之现实需要。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知识日益耦合的当下,协同创新是高水平成果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应该把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作为实现大学社会服务第三大职能重大战略抓手,进行系统化设计。
二是强化管理创新。协同创新最本质的要求是“聚焦需求、提升效益”。要大力推动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学习美国国家实验室模式或兰德智库等非营利组织模式,具有明确的边界,明确的核心使命,明确的责任主体,使之更加面向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政府对其在人员、经费、绩效等方面给予更加明确的系统化设计,更好地实现大学的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需要政府解决三个问题:发挥政府主导,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教育厅、工商业界、知识界联合界定需求,明确目标和路径;赋予中心类似于美国NIH、比利时鲁文微电子中心的组织功能,在本领域政府的相关资金和项目安排委托中心代理;强化管理创新,强化牵头高校的主体责任,构建以学校法人为代表的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让协同创新真正成为高校明确的承诺和一致的行动,形成硬约束。
三是规范资金管理。按照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法则及国家对人员工资、教学经费以及奖贷助等一系列的刚性约束,大学就是一个吃饭的财政,是计划经济的模式,与创新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要求有差距。当下国家一系列的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倒逼式改革对学校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各类专项资金政策性、实效性很强。学校财务管理的思维和手段严重滞后,使得社会一定程度上妖魔化了高校,主要是学校教学、科研等主体活动之间的边界模糊,并且缺乏明确的外部约束。因此建议:政府应该对高校的会计法则进行必要的梳理,确定其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收入之边界,比如老校区资源盘活,学校商业资产、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学校的品牌价值以及高层次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对针对协同创新专项经费中人员费用支出尚没有明确实施方法,协同单位人员聘用经费和绩效经费无法落实等现实问题。
河海大学协同创新办公室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一、中心总体情况
2013年、2014年河海大学牵头的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分两批立项建设。至此,我校已获批牵头立项建设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以下简称中心),基本覆盖学校的特色学科。
二、中心建设运行情况
我校4个中心全部纳入学校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正常。各中心立项建设以来,根据中心目标设置创新平台、设立研究方向,梳理重大需求、明确重大任务,围绕重大任务组建创新团队;各中心已与团队签订任务书、划拨团队经费。学校中心运行与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为:创新中心-创新平台-创新团队。设置中心执行主任岗位,全面负责中心日常工作,组织落实中心各项决议。
学校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推进协中心的内涵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管理办法(试行)》,构建了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协同创新中心”经费保障与管理办法(试行)》、《河海大学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运行和财政拨款经费分配指导意见(试行)》、《河海大学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经费报销办法(试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进一步推进中心建设运行,出台了《河海大学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引导、激励中心各创新平台、创新团队良性发展。其中,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继续完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完成由三峡集团控股的国家工程中心运营公司的股权变更,形成“双中心”内生式创新任务组织模式,整体推进综合改革。
三、中心运行的初步成效
一是吸纳人才及科技资源有效集聚。4个中心汇聚现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基地平台30余个;现有全职固定人员291人、兼职与双聘人员142人、访问与流动人员38人,其中,院士7人、长江学者5人、“****”人才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中心建设共投入资金2.5亿余元,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二是科技创新成效颇丰。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经过两年的建设发展,承担重大任务314项,汇聚资金1.9亿余元;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1项,获得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安全运行智能监控系统、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关键技术、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的支持。协同创新研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获国家级成果奖励5项、省部级成果奖励31项;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313篇、国内一流刊物发表论文492篇,出版标志性学术著作29部,举办重要学术会议或论坛11次。
三是科研创新成效显现。由河海大学主持、联合清华大学等单位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变化环境下工程水文计算的理论与方法”近两年的协同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江淮地区气候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洪旱极值事件及河川径流影响程度,定量分析了不同类型下垫面变化对区域水循环要素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洪水系列的均值和变差系数变化的区域洪水频率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我国东部未来气候变化多模式预测结果、水文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及其对设计洪水结果的影响;构建了多目标调度图优化模型来模拟指导水库调度运行;成果应用于我国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为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由河海大学协同江苏省沿海集团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经过三年的实施顺利通过验收,项目为江苏沿海滩涂围垦方案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江苏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具有借鉴意义,为江苏条子泥围垦工程及其安全提供了支撑保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四是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新增长江学者1人、“****”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引进优秀人才11人,新增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2个,获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11项,培养学生800余人。中心实施的“高校-基地”联合培养行业工程英才模式的改革项目作为教育部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被评为优秀,获得2014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为全国示范,获得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
五是促进学校学科提升。中心通过整合各协同体的特色与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集聚放大效应;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与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工程和“111计划”等建设项目的相互依托、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使得“海岸带开发与安全学科群”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建设项目成功通过验收,并获得A等的好成绩,同时申报的江苏省优势学科二期工程“海洋科学”也已成功获批,并进入有序建设中。
四、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
4个中心通过国家教育经费、国家科技经费、省财政专项经费、高校自筹经费等多渠道投入资金2.5亿余元。其中省财政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团队建设和中心的建设运行;中心与平台主任、团队负责人签订任务书,正式下达任务和建设经费。为鼓励平台组织策划、培育、申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每个平台可使用一定额度运行经费。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中心建设和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质性运行水平有待增强,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角色不清晰、协同体之间稳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心的实质性运行。二是机制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探索,中心“协”而不“同”的情况仍然存在,机制体制在建设过程中需不断完善。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与指导,建议进一步明确价值取向,在经费使用方面真正落实协同创新的要求,使协同创新中心真正发挥起作用。
东南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在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由东南大学牵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及行业内知名企业共同参与建设,是江苏省首期批准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一、协同创新中心做法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的建设存在资源消耗大、能耗大、碳排放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从原材料的开采、生产到应用的全过程,土木工程建设和使用中都对环境造成巨大的负荷,对近年来日渐严重的雾霾等环境恶劣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中心以解决土木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为使命,围绕土木工程材料的节能、节资、减排、长寿命,在协同创新的机制下,汇聚高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以重大任务为驱动开展创新研究,引领和推动土木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
机制体制改革是开展协同创新的关键。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人才的创新力为目标,中心在人事制度、科研任务协同、财务制度、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经过两年多的运行,中心在队伍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行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二、中心建设成效
一是在队伍建设方面。2013-2014年度,中心新增国家****专家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实现了我国土木工程材料领域在长江学者方面的零的突破;新增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也是我国在土木工程材料领域内的第2位杰青;引进优秀青年科研人员30人、获国家“万人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5项。在中心培育阶段,围绕重大任务分工,已形成国际化的创新团队。
二是在科研创新方面。新增牵头负责国家973项目2项、863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重大合作项目方面也取得突破,共牵头承担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5项国际重大合作项目。此外,中心主编和参与编写国家和行业规程8部;中心核心单位以牵头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
三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围绕“高水平、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由高校导师、国际导师或企业导师工同组成“三导师”制博士生培养模式,设立了专门的“优秀博士生基金”,支持博士生到国外进行学习交流,博士生到URUC、MIT等国际知名大学学习研究,得到国外导师的高度评价;中心还开设了“国际博士生课程班”,专门聘请领域内国际知名专家授课,至今已经办班4期,实现了中心对优秀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常态化。
四是在行业贡献方面。中心针对行业内突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龙头企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沙钢集团、建华管桩等行业龙头企业在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升技术、耐蚀钢筋、管桩的免压蒸生产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中心研究成果为解决重大工程,如苏州地铁、青荣城际铁路、台山核电站工程、港珠澳大桥工程、锦屏二级水电站大坝工程、南海国防防护工程等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支撑。
五是在校企互动方面。高校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在中心的协同创新机制下,本着协同创新,互惠互利,共同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的原则,协同体内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中心创新研发基地设立在核心合作企业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该基地投资约2亿元建成,不仅为重大任务的实施提供了好的硬件平台,也为中心聘请的国内外专家提供了优良的生活保障。企业还通过在协同体内高校设立奖学金等形式支持高校优秀人才培养。高校则通过培训等方式为企业培养高水平专门技术人才,如中心与美国混凝土学会中国分会联合主办了第一届美国混凝土学会培训师认证培训,为中国混凝土技术谋求海外市场拓展创造一定的条件。
六是在国际影响力提升方面。在致力于“创世界一流”的目标下,中心高校和专家在国际同行中的影响明显提升。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机构如RILEM等邀请中心专家作为其核心成员;领域内国际知名学术会议CONSEC由中心牵头单位等承办; 中心牵头单位等与荷兰Delft工业大学联合组办系列国际会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开展国际合作等。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和运行,为国内外从事土木工程材料研究和应用的同行们搭建了一个围绕重大任务,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平台;同时也为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从国内高校到国外高校,以及到产业的贯通的新途径。中心的正常运行正为推动我国土木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苏州大学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在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
建设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在教育部、财政部、省政府以及苏州市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在过去的两年里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一、机制体制改革情况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是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苏州大学为牵头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为主导,联合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纳米产业联盟等为主要协同单位联合组建的。2013年2月,中心被认定为首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5月,中心获得教育部、财政部认定,成为全国“2011计划”首批14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两年以来,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尝试,紧密围绕“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整体思想,以机制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通过制度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在着力推行的一系列机制体制改革措施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对科研总体布局进行了改革。改变方向多、力量散的传统布局模式,紧密围绕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和重大需求,面向具体重点产品发展需求凝练科学问题与重大任务计划,同时把以江苏省纳米产业联盟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和团体纳入协同体,充分利用其优势搭建中心与企业之间连接的桥梁与纽带,凝聚行业整体力量,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化发展,促进纳米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是着力推进“三个一流”建设。打破单位机构界限,突破传统的体制壁垒,通过“建立国际著名科学家联合实验室”等举措加强与国际一流平台的合作,通过 “实施地方政府、产业联盟与高校院所联动人才引进模式”等举措将国际一流的人才引进来,通过打造流动、开放式的新型协同创新体系加速国际一流成果的产出。
三是对顶层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机构壁垒,管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设立了由产业界领导参与的管理委员会作为常设的执行机构,由中心主任领导下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行与管理;通过六大专业中心以及苏州联合纳米学院的组织形式进行校校、校所、校企合作的协同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建设与发展。
二、中心建设举措和成效
通过大力推行一系列机制体制改革作为保障,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创新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在过去两年的建设运行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是实现了“顶天”与“立地”的全面结合。科研创新谓之“顶天”,产业服务与社会贡献谓之“立地”。中心面向苏州工业园区区域发展确定的纳米光电子、纳米新材料、微纳制造、纳米生物医药、纳米节能环保等五大产业领域,通过6个专业中心,开展微纳制造技术与装备、有机OLED照明与显示、绿色环境材料、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工程以及太阳能高效利用等5大创新工程,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工程化、成果转化等。中心自成立以来,已获国家级成果奖励3项,省部级成果奖励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项;目前在研项目共300余项,总经费达3.3亿元;已在《Science》和《Nature》系列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近百项。已成功转化应用成果42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2亿元;已培育纳米科技企业40余家,服务地方纳米企业200余家。孵化企业中,苏州苏大维格数码光学有限公司、苏州苏大明世光学有限公司已成功上市。
二是通过多类别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多学科的全方位发展。中心依托于我国首个纳米科技学院——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建立了学术创新型、应用创新型、国际联合培养型等多类别的人才培养机制。苏州大学纳米学院由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三方联合共建,是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是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特区,学院在全国最早设置了纳米材料与技术本科专业。中心瞄准国际顶尖学科, 参照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学科管理模式,制定了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经过两年建设,中心牵头高校苏州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物理学等学科的ESI排名已全部进入全球前1%;材料科学与技术学科国内排名从2012年的第33位,上升至2014年的第23位。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培养各层次学生1500余人,其中56%赴国内外高校进一步深造,44%选择就业(64%在苏州就业,85%在省内就业),有力的充实了全省纳米产业的人才需求。
三是通过全方位的国内外合作交流加速了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心建立并不断完善“国际著名科学家联合实验室”,全面提高了中心在纳米材料与纳米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同时,中心实施了地方政府、产业联盟与高校院所联动的人才引进模式,将区域纳米科技招商和学科人才引进相结合,从产业界引进了一大批国际学科领军人才落户中心。已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其中包括院士4人,****24人、长江6人、杰青13人、“863”计划、“973计划”首席12人。重点推动了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Hongjie Dai中国联合实验室、美国工程院院士C.W. Tang中国联合实验室(筹)、以及剑桥大学教授Henning Sirringhaus中国联合实验室(筹)的建设。
三、意见和建议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运行两年以来,虽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迈出了成功的一大步,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此,我们对未来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如下三点建议:一是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其技术人员及工程人员在纳米科技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现行体制对该类人员晋升及职称评定的限制过多,严重制约了中心的发展和进步。建议从省层面考虑,以中心为特区,探索人才分类评价考核和职称晋升机制,给予中心适当的职称认定自主权,便于技术人员和工程人员的晋升,以适应面向区域型协同创新中心对于人才的特殊需求。二是由于目前多类人才、平台项目的申报有限项要求,大部分按照原有单位指标申报,无法满足中心在不断发展中日益增长的需求。建议在各类项目的申报中考虑为中心单列指标,使得中心可以独立推荐申报人才和平台项目,包括“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双创”、省杰青、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学科建设项目等。三是为促进面向区域类的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建议从省层面考虑,对中心在校企合作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例如在企业与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之后,从省层面给予合作企业一定的支持,从而充分调动合作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在江苏
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由江苏师范大学牵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北京词网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国内外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语言产业公司参加,为批准立项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一、中心建设情况
围绕“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开展人才、学科、科研等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创新机制体制改革,中心协同效益日渐显现。
一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已遴选出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博士生在内的首批杰出学生人选6名并开始实施培养,以中心牵头单位申报的“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语言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得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实现了语言学科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突破。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以中心牵头单位申报的“神经语言学研究生‘立体协同、前沿复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2014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是41项获奖项目中仅有的两所非985和211高校研究生培养项目之一,也是语言学学科唯一的获奖项目。
二是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心牵头单位依托学科在高质量完成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项目建设后,又获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二期建设项目的支持,牵头高校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2014年中心共发表国内外一流期刊论文130多篇,新增省部级以上项目28项以上。江苏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协同成果申报国家973项目“面向三元空间的互联网中文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立项,实现中国大陆地区语言学国家973项目的突破。中心成员香港大学谭力海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语言学另外一个973项目立项。《语言科学》杂志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考核中,成为获得“优秀”的唯一语言学期刊。中心牵头单位2014年引进全职人员8名,包括201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唯一获批的教育部长江学者李平教授;2014年唯一获批的文科“江苏特聘教授”朱祖德教授。建立人脑语言能力、机器语言能力、语言能力获得与发展、国家语言实力提升与规划、语言残障人群语言能力提升与社会共融5个研究中心平台,形成了以11名院士(学部委员)和15名长江学者领衔的研究团队。
三是在服务国家与社会方面,中心致力于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智库建设,承接了2014年“世界语言大会”的策划和筹备工作。中心专家主导提出大会推出的具有创新性的“语言能力”等核心概念和会议主题,并由中心组织协同单位召开“语言能力建设分析会”和“第三届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问题学术讨论会:语言能力与国家实力”等会议。大会成果文件《苏州共识》首次从概念设计到议题展开都由中心专家为主提出。这次大会首次成为没有争议的世界共识,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首次在世界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取得话语主导权,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实现了中国思想力量影响世界和引领世界的一次重大突破。
四是在科研条件和薪酬保障方面,建成了7000平米的协同创新大楼并部分投入使用,预计4月份全部投入使用,价值2000万元的3T磁共振成像系统投入科研使用,设有100个工作位的语言能力研究数据处理中心4月份建成后也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语言能力研究数据处理中心。初步探索了协同创新体制下聘用人员的薪酬制度,2014年首批共发放聘用人员岗位薪酬148万余元,牵头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受聘中心的全部人员岗位薪酬均未发放,发放对象只包括中心在非牵头单位聘用的首席科学家、平台负责人、团队负责人,以及中心聘用的高级研究员,包括进入中心研究团队的社科院学部委员、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等共22人,其他受聘中心人员的岗位薪酬发放政策等尚在研究完善中。
二、建议和意见
一是对省属高校拟申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议省政府牵头或由省领导担任中心理事会主任或名誉主任等,以便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协同工作。以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协同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是副部级单位,专业同事协商不存在问题,但校级领导参加的理事会会议却难以召集。二是在机制创新方面,鼓励牵头高校各协同创新中心实体化。三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建议出台相应政策,促进牵头高校及各协同单位间实现学生培养学分互认机制和跨单位导师互聘机制。四是在薪酬体制改革方面,建议出台相应政策,允许对牵头高校内部受聘协同创新中心岗位的人员发放相应薪酬。五是在外部绩效评价上,引入第三方国际专家评价机制,建议将各中心按学科领域送审各领域国际著名专家评定。
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入选
“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牵头的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研究成果“阐明独脚金内酯调控水稻分蘖和株型的信号途径”入选“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位列榜首。中心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协同创新,不断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问题为牵引,破解“籼粳交”杂种优势有效利用难题。
中心牵头高校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科研团队协同相关单位经过20多年的科研攻关,攻克道道难题。一是发掘出17个不育位点及广亲和基因,并发明相应分子标记,聚合广亲和基因,创制广亲和恢复系和粳型亲籼不育系,组配的籼粳交组合结实率稳定在85%以上,有效解决了籼粳杂种半不育难题。二是发掘早熟基因,提出基于感光基因型和光钝感基因的分子设计方法,设计最佳育种方案,获得理想熟期的籼粳交新组合,解决了籼粳杂种超亲晚熟问题。三是发掘显性矮秆及株型关键基因,克隆半显性矮秆基因,阐明其控制株型的作用机理;克隆控制株型关键基因,明确其作用机理;开发相应分子标记,为培育籼粳交理想株型奠定基础。
通过构建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团队综合籼粳水稻品种的优势,从籼粳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粳稻品种3个,其中“宁粳3号”和“宁粳4号”分别被农业部评为超级稻新品种和超级稻主导品种。就目前品种通过情况来说,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的水稻就是“大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宁粳3号、宁粳4号”在全国的推广面积已累计超过2000万亩。研究成果“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二、以需求为导向,满足日益提高的食品需求。
对应中国百姓不断提高的食品需求,水稻的抗性、产量以及品质,是万建民团队的科研关键词。江苏由于缺乏广谱抗性品种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导致病虫害发生频繁。万建民教授团队协同相关单位协作攻关,建立了规模化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进行抗条纹叶枯病水稻种质与基因/QTL挖掘,创建了抗条纹叶枯病分子标记育种技术体系;选育系列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实现了南方粳稻区的快速应用,有效解决了我国南方粳稻区受条纹叶枯病危害的难题。“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成果因而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围绕水稻抗性基因研究,团队的科研攻关脚步并未停歇。2014年团队成功克隆出第一个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11,并阐述了该基因的功能,成果在2014年9月10日国际权威刊物《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上在线出版。在水稻抗褐飞虱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克隆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并阐明了该基因的功能,2014年12月8日,国际权威刊物《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IF=39.01)在线出版。过去依靠分子标记的选育抗病虫品种,现在精确定位到了抗病虫基因“门牌号码”,将可以实现抗病虫品种的精确选择,育种效率更高、更可靠、进度更快。”
作为“全球营养强化项目”负责人,万建民教授针对大米的多样化需求,培育适合特殊人群食用的大米品种。如针对肾脏病人开发谷蛋白含量低于4% 的低蛋白大米,针对糖尿病人研制的不容易转化为糖的“高抗性淀粉”大米,此外,还在提升大米的口感和营养品质上下功夫,包括改变大米的粘性、弹性和韧性,提升大米中营养营养元素的含量,适应现代人个性多样的主食需求。
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顺利完成
全球首个光伏组件模拟运输测试
常州大学牵头的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CPVT)接受TüV NORD委托,为晶科能源顺利完成全球首个光伏组件模拟运输测试,该测试的成功证明了CPVT在光伏检测领域一贯拥有领先的地位和技术。为了满足国内外企业对于光伏组件的运输测试需求,CPVT自行研制了动态机械载荷试验机等相关检测设备,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检测服务,有效填补了国际上该项测试的空白。
本期报: | 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
送: | 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省教育厅厅领导、副巡视员、机关党委书记 省教育厅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 |
发: | 江苏各高等学校、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 |
信息报送邮箱: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管理平台网址: | dongyan@njau.edu.cn 张海珠、董艳 025-83335545、83335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