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零点工作室 浏览次数:49
本 期 主 题
● 刘延东副总理视察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机制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 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建设成果
刘延东副总理视察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4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来到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视察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江苏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石泰峰,副省长曹卫星等领导和苏州大学全体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专家陪同视察。
在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大学朱秀林校长向刘延东副总理一行着重介绍了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在政产学研用方面多方协同的运行情况,以及在纳米人才培养、服务纳米产业发展等方面已取得的成绩。
随后,刘延东副总理参观了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科研成果展示,与科研工作者亲切交流。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述汤院士简要介绍了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情况;康振辉教授、孙立宁教授、陈林森教授、廖良生教授、陈琛教授分别汇报介绍了高效光催化分解水研究、智能机器人、高性能大尺寸触摸屏及超薄导光膜、大面积高效长寿命白光OLED器件及照明器具、人工心脏等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成果。刘延东向科研人员详细询问了这些科研项目的进展及产业化情况,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取得更多更优秀的成果。
参观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后,刘延东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苏州大学有着115年悠久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取得的办学成绩有目共睹。国家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就是希望能将各方优势协同发挥出来,江苏是创新大省,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与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结合紧密,真正体现了政产学研用的多方协同,目前也取得了优秀成绩,纳米科技的产业化前景巨大。我国的纳米科技研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希望各位科研人员再接再厉,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为中国从纳米大国向纳米强国做出贡献。
接着,刘延东副总理一行继续视察了国家试点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在学院大厅,她微笑着与教师代表一一握手问候。刘延东副总理走进英语语言中心,与正在上课的师生亲切交流,勉励同学们要重视外语学习,为今后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接轨做好语言准备。最后,刘延东副总理一行还参观了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的实验室,并与正在开展实验工作的师生进行了交流,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机制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一、构建了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根据运行发展需求,对原有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了改革,实行了理事会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组建了由综合部、科研部、学科部、产业与合作部等组成的四大管理部门,由各协同单位共同参与;围绕苏州工业园区区域发展确定的纳米光电子、纳米新材料、微纳制造、纳米生物医药、纳米节能环保等五大产业领域,建设了微纳柔性制造专业中心、纳米光电器件与材料专业中心、微纳机电制造专业中心、纳米环保材料专业中心、纳米药物与医用材料专业中心及纳米能源材料专业中心等六大专业中心,推动重大任务攻关;以国家试点学院“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为依托,联合各协同单位,汇聚优势教学资源,共同组建了教学机构“苏州联合纳米学院”,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新型管理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分工,促进了各单位进行多方面协作,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已初步形成了基于协同创新为导向的科技人力资源汇聚体系及良好的运行机制。管理部门的成立及其职能的确立保证了中心的顺利运作;专业中心围绕区域发展的特色方向进行科研活动;苏州联合纳米学院由管理部门中的学科部主要负责,在教学、科研上对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青年科学家给予系统的规划指导。
二、改进了人事管理制度和人才引进模式
中心在人事制度上实施多种新型机制,广泛招揽满足区域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人事管理和人才引进制度方面的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
1. 聘用特区。中心按照需求进行人才聘用,建立全职人员、兼职人员两大聘用体系;设定了科研为主岗、教学科研岗、教学为主岗、公共服务岗等不同岗位,以及不同岗位聘用办法、薪酬体系、考核标准,制订了人才流动和退出机制。
2. 岗位特区。中心以重大任务需求为引导实施了“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人才引进方式。以引进的学术大师为负责人,参照国际标准组建学术团队。目前已形成了国际型、交叉型、产业型等多种类型团队。
3. 待遇特区。对聘任为中心的专职人员(特聘教授),明确给予有国际竞争力的岗位津贴,安家补贴以及科研启动费,在安家费、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费等方面制定因人而异的标准(一人一议)。
4. 考核特区。签订个性化的协议(包括工作任务和职责),根据学科门类、学科发展需求和教师类别的不同,建立质量为基础的人才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对高层次人才的考核以3至5年的中期、聘期满考核为主,考核实行去除行政化,职务按岗位性质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协同型”、“应用推广型”、“临床教学型”等,建立以分类考核和质量主导的评价体系。
5. 服务特区。中心专门为科研人员提供东吴公寓75 间,并新建中心专家公寓15套,提供酒店式公寓服务,解决后顾之忧。中心现已聘请包括院士4人,“****”24人(含14 名企业“千人”),“杰青”13人,“青年****”20人, “长江学者”7 人,“863”、“973”首席科学家12人等共188名骨干科研人员。
三、建立了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苏州联合纳米学院”由中心学科部管理运作,培养纳米专业相关本科生、研究生,为青年科学家拓宽平台视野,并探索人才培养相关的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主要举措如下:
1. 建设英语语言中心。中心于2013 年9 月建立英语语言中心,聘请了6 位全职外籍教师,重点服务于大一新生,旨在提高他们的学术英文学习和语言思维能力,为今后选择科研方向、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同时,语言中心也将支撑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课程、纳米科技开放课程的英文教学,推动全英文教学体制。
2. 探索新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心紧跟时代的步伐,创建出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模式的在线学习样式——网络进阶式课程。目前中心已推出精品视频公开课《纳米新纪元》,并采用网络进阶式方式授课,通过在线学习、在线答疑、在线授课、在线探讨,学生自主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该课程已被江苏省推荐申报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3. 开设纳米科技开放课程。开设纳米科技开放课程,实行教师互聘、课程共享、学分互认,允许各协同单位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选修,选修开放课程将获得相应学分。目前中心已完成统计各协同单位可提供的开放共享课程及相关内容,纳米科技开放课程有望在2015 年下半年开始试运行。
4. 学生国际化联合培养。协同中心全面推进对学生的国际化联合培养。在本科生层次,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长期实行“2+2 联合培养项目”、“3+2 本硕连读项目”;在研究生层次,与滑铁卢大学、西安大略大学、魁北克联合研究院等实行了“2+2 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此外短期交流、暑期交流等常规项目的受众已累计超过百人。
5. “1+1 优秀博士后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及“青年科学家海外合作交流项目”。中心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顶尖青年人才,促进高层次科研人才的跨国学术交流,实现纳米产业的国际化协同与创新,中心与境外国家或地区名校名所合作实施“1+1 优秀博士后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及“青年科学家海外合作交流项目”。首次遴选各单位5 名优秀博士后,5 名青年科学家赴国外著名高校开展研究工作,用于支持国内外纳米相关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的自我提升及发展。
6. 建立并不断完善“国际著名科学家联合实验室”。协同中心全面提升在纳米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加强与国际一流平台合作。已先后邀请诺贝尔奖得主AlanHeeger 教授、“纳米科技之父”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Paul Alivisatos 担任名誉教授;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戴宏杰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C.W. Tang 教授、英国皇家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Henning Sirringhaus 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Tsun-Kong Sham 教授等在协同中心建立中国联合实验室,每年定期来访2 周-2 个月,合作开展世界前沿领域研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四、形成了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
中心以科研创新能力协同创新为目标,建立了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导向作用。绩效考核兼顾效率与公平,致力于切实提高各协同单位协调发展,调动协同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绩效考核制度中,分为普通科研绩效和重大任务成果绩效,其中重大任务成果绩效占据大部分比例。
1. 普通科研绩效。普通科研绩效实施范围仅为中心聘用人员,且取得的科研业绩依照规定进行标注和认定。按照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核算办法,年底统一进行核算并发放绩效奖励。其中普通科研绩效包含的成果有:团队建设与杰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学术成果、获奖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质量奖励等。
2. 重大任务成果绩效。六大专业中心各有一项重大任务计划作为重大任务成果绩效考核的标准,各专业中心的重大任务以协同中心申报时的规划书作为依据,凝练重大任务成果,明确具体的指标和内容,将“顶天”与“立地”相结合,鼓励体现协同效应的标志性成果。根据重大任务的重要性、影响力及对规划书指标完成的贡献度,中心邀请专家对各专业中心提交的重大任务书进行评定,确定重大任务的等级(A、B、C 三类)和相对应的不同经费额度。在经费上,中心先给予各专业中心一定比例的前期稳定支持,后期每年再经考核后分批下拨,经费下拨额度取决于任务书的完成情况。经费下拨后,中心给出可以使用的范围及比例,具体安排由各专业中心自行决定。在执行重大任务时,若有需要,在相关专家评审同意后可邀请非中心人员加入团队,参与相关任务合作。
五、产出了一批完成重大科技攻关的标志性成果
2014 年由苏州大学牵头,联合各协同单位建设了协同中心展厅并已投入使用。为使展厅更好地展示协同中心的科研成果和协同效应,2015 年5 月14 日下午,中心召开了首届科研成果展示交流会,展出协同中心的科研成果展品共计63件,较全面的展示了协同中心的主要协同创新科研成果,对协同中心的科研产业发展、协同提升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通过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大力推行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保障,协同中心的协同创新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在过去两年的建设运行期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产出一批完成重大科技攻关的标志性成果如下:
1. 中心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碳纳米点-氮化碳纳米复合物。该催化剂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完全分解水,同时制取氢气和氧气。其仅由碳和氮两种元素组成,稳定性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材料来源广泛。目前可以做到的太阳能对氢气的转化效率可达2%,是目前同类催化剂的最高效率。该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刊登后,已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同时被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Steve Dunn 教授评价为是对“该领域的彻底变革”。
2. 中心孵化的企业苏州方昇光电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大面积OLED 照明面板。该面板利用有机材料实现主动发光,被誉为第四代照明的新型光源,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能耗低,仅为节能灯的1/2;光线柔和,媲美太阳光,不会使眼睛产生不适感及眩光伤害,是真正的“健康光源”;此外,该面板轻、薄、可任意挠曲。目前已产出国内最大的OLED 照明面板,且已研发出国际上最高效率的有机发光器件。2013 年《高效光/电转换的新型有机光功能材料》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六、搭建了产业技术平台,推动重大成果转化
面向地方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实施“筛选、整合、转化”的机制,促进中心内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对接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反馈给中心各专业研究中心,进行“定制”研发,实现从“研究—转化—产业化—研究”的循环科技发展之路。征集企业需求,实施难题招标,由中心给予部分扶持。按照纳米技术细分领域,组建企业家、企业研发负责人、院校教授组成的交流平台,通过定期开展研讨、技术咨询会等活动,促进信息互通,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中心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在科技前沿、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发与应用上,获得了一系列重点突破。
1. 中心孵化的上市公司苏州苏大维格数码光学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超大尺寸智能触控系统。该系统是我国目前唯一自主研发和批量生产的智能桌面系统,获Windows 8 认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智能家居创新应用提供了重要机会,同时可作为智慧家庭和智慧教育的交互平台,实现娱乐、教育、信息展示等多种功能。该产品所使用的“连续微纳结构调制光刻方法”属国际首创,其在裸眼3D 显示和超材料研究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
2. 中心近年来攻关的连续快速“吸与脱”一体化处置装备已通过中心孵化的企业苏州天立蓝、苏州海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大规模生产。该装备内置纳米吸附材料,将所排放的污水经过装填有吸附材料的吸附塔,可以实现快速净化。此外,还可对已吸附饱和的吸附材料进行原位脱附,并可使污染物变成产品,解决了废水治理和吸附材料重复使用的连续化操作及污染物洗脱后的资源化回收关键技术,使污水治理成本降低到原来的50%。该技术于2014 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且已用于处理美国墨西哥湾、大连、盱眙等突发水污染事件。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自批准立项近两年来,在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上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在已开展的多方面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多方位提高了协同单位之间的互动协作,交叉互助,使协同创新的工作得到提升。中心将坚持以“政府主导、区域急需、创新引领、影响突出”为建设宗旨,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为牵引,汇聚优秀创新团队,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优化创新环境,不断探索创新机制体制的发生,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努力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使中心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引领阵地的主力阵营。
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建设成果
由常州大学牵头的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平台建设
中心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常州大学海安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顺利揭牌,这是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的硕果,也是海安县和中心进一步深化合作、再攀高峰的起点和契机,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技术的相关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充分发挥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技术为核心产业的集群效应,建成科技成果的“孵化器”、“转化器”,建成创新经济的“催生地”、“试验场”。
中心新增省级平台分布式光伏及应用工程中心(天合光能)成立,该工程中心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由天合光能各事业部的技术精英和行业知名专家组成。工程中心计划通过2年左右的时间,使“分布式工程中心”形成5-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光伏典型设计和应用方案,组建一支技术精湛、专业水平高、研发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分布式工程中心”将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平台、成果的转化平台和应用的推广平台,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行业标杆,争取尽早升级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天合光能分中心开设温州首家太阳能发电体验店,治理雾霾广受公众关注,太阳能分布式发电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特别是其中的“居民屋顶太阳能电站”,在德国、意大利等国已进入普及阶段,而在我国却仍是少见的新鲜事物。天合光能公司在乐清开设了温州首家太阳能发电体验店,在屋顶安装了约50平方米,5千瓦的分布式太阳能电站,目前已并网发电,店内的一部分用电就来自屋顶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
二、科技创新
天合光能分中心为太阳能赛车提供高效电池,天合光能为日本大阪产业大学(Osaka Sangyo University 以下简称“OSU”) 研制的太阳能赛车—— “OSU-Model-S”提供IBC高效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并将参加八月初举行的全球最大的太阳能汽车赛 -- 铃鹿FIA太阳能汽车赛车比赛。OSU-Model-S太阳能赛车的动力完全来自汽车顶部铺设的565片天合光能IBC高效太阳能电池,在该领域,天合光能是后起之秀,其最新研发的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高效太阳电池,实验室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4.4%,中试线电池效率达23.1%,处于全球顶尖水平。
本期报: | 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
送: | 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省教育厅厅领导、副巡视员、机关党委书记 省教育厅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 |
发: | 江苏各高等学校、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 |
信息报送邮箱: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管理平台网址: | dongyan@njau.edu.cn 张海珠、董艳 025-83335545、83335170 |